為鼓勵香港學童關注眼睛健康及全球眼疾問題,奧比斯今天(5月2日)在玫瑰崗學校舉辦由安盛慈善基金全力支持的奧比斯「蒙眼午餐」活動,號召該校逾百位小學生透過蒙眼進食,體驗失去視力的不便。活動亦邀請了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李琬微醫生到來講解小兒眼瞼下垂的風險及對兒童的影響。她呼籲學童及家長提升愛護眼睛的意識。
大部分個案為單眼眼瞼下垂
根據美國數據,每842個嬰孩出生,便有一個眼瞼下垂個案。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李琬微表示,此症在本港並非常見疾病,但臨床上每年大概有10宗新症,當中需要急切做手術的有約1-2宗個案。李醫生指出,小兒眼瞼下垂成因主要是提瞼肌發育不良,令眼瞼不能向上抬起。除了會影響外觀,嚴重的個案更會因眼瞼壓迫眼角膜,引起嚴重屈光不正,甚至弱視。她說大部分兒童個案都是單眼眼瞼下垂,只有小部分為雙眼眼瞼下垂。雙眼眼瞼下垂病情通常都會比較嚴重,部分更和嚴重疾病如心臟病、睪丸發育不良、重症肌無力或腫瘤等有關聯,不容忽視。
大細眼、「頭𩓥𩓥」可以是眼疾的警號
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李琬微續解釋,「醫學上如果眼珠黑色位置被眼瞼覆蓋多於1毫米,或眼珠黑色位置有多於5分之1被眼瞼覆蓋,便可以界定為眼瞼下垂。由於多數個案是單眼瞼下垂,外觀上出現大細眼,大部分在1歲左右會被發現問題,其他病徵包括孩子由於視線被遮擋,會仰頭視物,經常「頭𩓥𩓥」,甚至出現肩頸痛。」病情輕微的個案雖然只影響外觀,但也有機會影響兒童自信心和社交發展,嚴重的個案更會做成屈光不正、弱視、永久影響視力,需要以手術治療。
大部分個案無須立即做手術 籲家長勿心急
較常用作糾正小兒眼瞼下垂的手術名為「前額懸吊術」,主要是以患者自身腱筋組織或特製手術線,將提瞼肌和前額肌接駁,利用前額肌的收縮力量把上眼瞼拉起。手術為開放式,過程大概為1小時。不過,有別於大部分疾病「愈快做手術愈好」,李醫生說:「除非情況非常嚴重而引至影響視力發展,否則可待孩子長大至6、7歲才施行手術,效果會更理想。」
她籲家長如果孩子有眼瞼下垂,應定期覆診檢查視力和屈光度數,和醫生商討最適合的手術方式和時間,但無須過於心急讓孩子接受手術。
奧比斯香港總幹事劉慧思小姐說:「眼睛健康不容忽視,家長平日留意孩子的小動作之餘,切記每年帶他們驗眼。今年奧比斯『蒙眼午餐』已踏入第七年,很高興多年來有超過52,000位小學生參與這富有意義的活動,了解到視力的可貴,親身體驗眼疾患者的不便。歷年活動共籌得325萬港元,為奧比斯在全球救盲的工作注入動力。活動得以舉行,我們衷心感謝安盛慈善基金多年來的全力支持,肩負社會企業責任,與我們一起攜手向全港小學生傳遞眼睛健康的重要性。」
AXA安盛首席企業責任總監黃瑞雯小姐表示:「AXA安盛的宗旨是致力幫助大眾活出更精彩人生。安盛慈善基金全力支持有關推廣健康和教育的活動,透過與不同慈善機構合作,提升大眾保健意識。我們非常榮幸能與奧比斯連續七年合作,贊助這項別具意義的『蒙眼午餐』計劃。自計劃成立以來,參與的學校持續上升,成績令人鼓舞。小朋友透過獨特體驗親身感受擁有視力的可貴,令他們從小學習保護眼睛的重要性,並學懂關心世界各地的眼疾兒童,我們希望藉此活動喚起更多人對眼疾的關注。」
奧比斯特此鳴謝全力支持是次活動的安盛慈善基金、媒體贊助親子王國、Baby Mo、黃巴士,以及義務眼科醫生李琬微醫生、KING Enterprises 、玫瑰崗學校以及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活動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www.orbis.org/hkblindf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