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著愛車到處暢遊,相信是不少車主的夢想。「港車北上」正式開通後,未有粵港車牌的車主也可以駕著愛車經港珠澳大橋,前往廣東省探親、旅遊或進行短期商業活動。
每年收到綠色大信封時,就知道又要交稅了。雖然明白交稅是公民責任,但一想到銀行存款又「少一截」,心中難免會「赤赤痛」。相信大家都有聽過自願醫保及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這對「扣稅孖寶」除了可以保障個人健康及未來退休生活之外,亦是扣稅的好工具,但具體怎麼做才能真正「慳到精明」呢?
在香港,「三十而立」的觀念深入人心,30歲既是人生的轉折點,也是檢視個人財務以及需要認真規劃財務的關鍵時期。許多人會問:「30歲應該有多少儲蓄?到底要怎樣儲錢,才能既滿足當前需要,又兼顧未來?」雖然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但這些問題正好道出儲蓄的重要性。儲蓄是每個人財務管理的第一步,在這篇文章,我們將探討30歲應有的理財目標和有效的儲錢方法,讓你能更從容應對挑戰,同時為個人目標鋪設穩固基石。
根據醫務衞生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自願醫保保單數目已突破100萬,可見港人對醫保的關注逐漸增加,並開始為日後的醫療需要未雨綢繆。然而,適合購買醫保的香港市民數目理應不止100多萬人,如果你或你的親友因為種種原因尚未加入自願醫保的行列,不妨先從這篇文章中了解自願醫保計劃的基本概念和考慮因素,才作出明智的決定。
在香港,「三十而立」的觀念深入人心,30歲既是人生的轉折點,也是檢視個人財務以及需要認真規劃財務的關鍵時期。許多人會問:「30歲應該有多少儲蓄?到底要怎樣儲錢,才能既滿足當前需要,又兼顧未來?」雖然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但這些問題正好道出儲蓄的重要性。儲蓄是每個人財務管理的第一步,在這篇文章,我們將探討30歲應有的理財目標和有效的儲錢方法,讓你能更從容應對挑戰,同時為個人目標鋪設穩固基石。